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手拉手

2013-05-16  文章出处:江门市青少年宫  

    昨天,5岁的温碧莹早早起床,穿上鲜艳的裙子打扮漂亮,戴上助听器,跟着妈妈与外婆来到市青少年宫。因为她要走上舞台向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老师们一展歌喉。更让小碧莹兴奋不已的是,她还获得了青少年宫兴趣班的免费学位。

  昨天上午,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的90名儿童与市青少年宫艺术幼儿园的40名小朋友在青少年宫演艺厅手拉手,一起玩游戏,同台表演节目,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现场气氛欢乐、活泼又温馨。

  据悉,这是由团市委、市残联主办,市青少年宫、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承办的“手拉手,好朋友”爱心活动,也是我市首次举办的大型残健儿童联谊活动。

  节目精彩纷呈

  小朋友们目不转睛

  在活动现场,90名智障、自闭、脑瘫、聋儿等特殊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围着舞台就座,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节目,有的还兴奋地跟着拍子跳动起来。

  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与市青少年宫艺术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们都尽情展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生动活泼的少儿群舞《表扬信》、电子琴演奏《跳动的音符》、表演唱《让我们唱得精彩》、舞蹈《快乐兔子舞》、拉丁舞《活力拉丁》等,节目精彩纷呈,小朋友们看得津津有味。在互动游戏《会跳舞的机器人》环节中,主办方邀请了部分小朋友上台,跟随并模仿机器人的跳舞动作,当机器人挥手踢脚、扭动屁股甚至翻跟斗时,小朋友都跟着一一照做,场面非常搞笑,逗得台下的观众们前仰后合。

  表演节目紧凑又精彩,在场的小朋友们不停地热烈鼓掌和欢呼。到了活动的尾声,在欢快的音乐中,残健儿童们一起手牵着手,跟着节拍跳起来,唱起来,没有隔阂,只有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两队的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随后他们还一起手拉手参观了科技馆。

  10名特殊儿童

  获兴趣班免费学位

  让特殊儿童的家长们尤为兴奋和鼓舞的是,昨天有10名特殊儿童获得市青少年宫兴趣班(秋季班)的免费学位。这意味着10名特殊儿童将和健全孩子们一起,在正常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发展兴趣,培养一技之长。

  5岁的温碧莹就是其中一名有幸获得兴趣班免费学位的特殊儿童。小碧莹的妈妈陈艳娟告诉记者:“小碧莹患有先天性听力残障,属于二级听力残疾,日常生活需要依靠助听器。碧莹在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上课7个月后,进步很快,学会了讲故事,还喜欢唱歌;现在又幸运地获得青少年宫兴趣班的免费学位,希望她参加唱歌的兴趣班,一展所长。”

  市特殊儿童康复教育中心聋儿部的王书玉老师说,“残健儿童一起参加兴趣班,除了培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特殊儿童尽早融入社会,与健全孩子融洽相处,这样他们更开怀,进步更快,共同享有快乐的童年。”

  特殊儿童家长期盼

  社会能接纳残疾孩子

  “今天的活动很温馨,尤其是最后的手牵手环节。活动为残疾儿童提供了与健全孩子交流、融合的机会,让残疾儿童感觉自己跟其他小朋友是一样的,从小培养他们主动融入社会、减少自卑的心理。我们做家长的倍感关怀和温暖。”陈艳娟说。

  4岁多的林林患有“颅颌面”的先天外貌缺陷,当天很喜欢看表演的他看得津津有味。林林的妈妈吕小姐说:“能参加今天这样的活动我很开心!残疾儿童存在各样的缺陷和问题,希望社会外界能够多关注这些特殊的小朋友,能宽容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正常的成长环境。”

  市残联理事长林露华表示,市残联和团市委在助残日前夕举办该次活动,就是为了让特殊儿童也能像健全孩子一样,在青少年宫学习、娱乐、玩游戏,“希望特殊儿童们知道,市青少年宫也是他们的家,受到同样的关怀和呵护。”林露华说。

 

我市首次举办大型残健儿童爱心联谊活动,90名残疾儿童和40名健全儿童手拉手做好朋友。

相关附件: